本網(wǎng)按:最后一公里是鄉(xiāng)村摩托車存在的必要條件,他們的摩托車就和城市工薪族的小汽車是一樣的。我們不能剝奪這些農民兄弟的行路權,不能一味取締節(jié)能減排的摩托車。要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,還有賴于城鄉(xiāng)統(tǒng)籌和縣鄉(xiāng)交通建設。屆時,摩托車才有可能從生產資料轉化升級為生活娛樂的工具,達到真正的產業(yè)升級而不是消亡。
3月3日清晨,在321國道廣東省高要市小湘鎮(zhèn)易捷加油站,“暖流行動”服務點的熱粥已經熬好。騎摩托返城的謝桂平一邊喝粥,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在微信上向親朋報平安。春節(jié)過后,像謝桂平這樣,年前熱熱鬧鬧返鄉(xiāng)過年的“摩托大軍”開始陸續(xù)回城。
方便省錢讓農民工選擇騎摩返城
作為連接珠三角與大西南的交通要道,每年春運期間都有近40萬的“摩托大軍”過境廣西梧州市。去年底,南廣、貴廣高鐵開通,在廣州與南寧之間每天17對動車經過。然而,據(jù)統(tǒng)計,2015年春運期間過境梧州的“摩托大軍”數(shù)量與2014年相比雖有下降,仍達到30多萬輛次。為什么高鐵開通對減少“摩托大軍”的影響不及預計?
韋先文是廣西桂平人,在廣東佛山一家電子廠打工。他連續(xù)多年騎摩托車回家過年。他說,本來今年打算坐高鐵回家過年,無奈自己文化水平不高,平時上網(wǎng)少,沒有搶到高鐵票。
廣西柳州的羅定國,在廣東東莞打工15年,算是“摩托大軍”中的老手,他認為騎摩托車回家不僅是習慣,而且更方便。他說,高鐵票價雖然不高,但一方面票難買,返程時間受買票車次制約;另一方面高鐵只通到市里,到家還要換乘多次交通工具,騎摩托還方便春節(jié)期間走親訪友。
經濟實惠也是許多人加入“摩托大軍”的重要原因。在廣東小欖打工的廣西貴港市平南縣人鐘小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每年返鄉(xiāng)按單程500公里計算,假如選擇乘坐客車返鄉(xiāng),夫妻兩人來回車票1200元,一旦車輛不準點還需要住宿,這樣春運來回的費用接近1500元。而選擇駕乘摩托車返鄉(xiāng)來回僅需燃油20升,大約120元,朝發(fā)夕至不用住宿,而且免過橋費。夫妻倆騎摩托回家過年,能省1000多元,夠小孩一個學期的花銷。
來自廣西桂平市的王廣南是位“90后”,他與父輩圖省錢不一樣,他純粹是為享受駕車的體驗。這一次他也選擇駕駛摩托車從珠三角返鄉(xiāng),一群老鄉(xiāng)相約而行。坐騎價格多為7000至1萬元,車上裝了蜘蛛俠、彩燈等各種裝飾,車隊過處,時尚氣息撲面而來。
“返鄉(xiāng)‘摩托大軍’里,不再只是辛酸和無奈,也有愛好和享受。”在廣西梧州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子郁看來,這一群體正在發(fā)生著變化。
沿線飲食、醫(yī)療、車輛檢查各方接力服務
從珠三角出發(fā)一路向西,廣東肇慶境內的321國道、263省道、349省道,是來自廣西的務工人員和粵西山區(qū)務工人員返回珠三角務工的必經之路。今年廣東省總工會投入資金300多萬元,在廣東肇慶、韶關、河源、佛山等地設置服務驛站,為春節(jié)“摩托大軍”服務。年后從2015年2月24日(正月初六)至3月4日(正月十四)連續(xù)9天在“摩托大軍”途經道路設了15個大型服務站(春節(jié)前設8個,春節(jié)后設7個)。在“暖流行動”服務點里,熱茶、姜粥、醫(yī)療和車輛檢查等服務都是“標配”。
務工人員的行李也越來越輕便。穿上熒光防護衣,騎著女裝摩托車,載著家鄉(xiāng)特產,有的還帶上寵物,沒有大包小包的行李……
在“暖流行動”封開服務點采訪時,記者遇到正在休息的異地務工人員唐修金。他說,騎摩托車春節(jié)返鄉(xiāng)已有五六年,返鄉(xiāng)的路上變化不小:以前公路不是很平坦,現(xiàn)在一直到村里都是平坦的水泥路,“路平了,開車更安全!”
肇慶市德慶縣“暖流行動”服務點的汽車維修員蘇岳鵬告訴記者,這幾年“摩托大軍”里乘客不戴頭盔的情況少了,司機也會戴手套、護膝等防護,安全意識提高了。
唐修金說,明年春節(jié),他的返鄉(xiāng)經歷又將有所改變。他興奮地告訴記者,1998年到江門打工時每月工資200多元,現(xiàn)在每月工資4000多元,生活輕松了不少,“我和老婆都考了汽車駕駛證,明年打算租一輛汽車開回家。”
從2012年春運開始,中石油在福建開展“鐵騎返鄉(xiāng),溫暖回家路”活動,開放加油站供農民工免費加油。今年,中石油在福建、江西兩省提供免費油品、餐飲的加油站增至52座,騎摩托車返鄉(xiāng)的農民工還能免費領到包括一件交通反光背心、一副摩托護膝、一條御寒圍巾、一份30萬元交通意外險、一張愛心驛站地圖的大禮包。
騎摩返鄉(xiāng)是“剛需”,減少數(shù)量要“減流”和“分流”
廣東省四會市公安局綜合中隊中隊長李漢初認為,開摩托車返鄉(xiāng)是部分異地務工人員的“剛性需求”,因此高鐵等交通設施發(fā)展沒有使數(shù)量有明顯變化。
李子郁2008年開始參與組織梧州市春運服務工作,長期關注返鄉(xiāng)“摩托大軍”的服務、管理工作。李子郁說,盡管出行選擇越來越多,但“摩托大軍”將長期存在,這是因為一方面農村空心化現(xiàn)象嚴重,打工群體春節(jié)遷移現(xiàn)象仍然突出;另一方面春節(jié)出行難、高速堵、票難買等現(xiàn)象也將持續(xù)多年。
受惡劣天氣、道路通行條件、車輛安全狀況、駕駛技術、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等影響,“摩托大軍”仍存在一定交通安全隱患。李子郁建議,用工地、勞動力輸出地共同努力,聯(lián)合愛心企業(yè),多設愛心專列、大巴。同時,沿路的服務、管理要到位,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要完善。在用工地加強返鄉(xiāng)摩托的安全檢修工作。
專家指出,“摩托大軍”一定程度折射出我國區(qū)域經濟發(fā)展不平衡的問題。要減少“摩托大軍”數(shù)量,還需各方共同努力。也就是全社會合力共為,從源頭上實行“減流”和“分流”。“減流”是指減少春運出行需求,包括幫助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、讓農民能夠就近就業(yè)等,更重要的是在戶籍壁壘、資源配置、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,讓外來人員不再有“作客”和“漂泊”感。“分流”則主要在于增加鐵路、航空、公路、水道客運班次。
3月3日清晨,在321國道廣東省高要市小湘鎮(zhèn)易捷加油站,“暖流行動”服務點的熱粥已經熬好。騎摩托返城的謝桂平一邊喝粥,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在微信上向親朋報平安。春節(jié)過后,像謝桂平這樣,年前熱熱鬧鬧返鄉(xiāng)過年的“摩托大軍”開始陸續(xù)回城。
方便省錢讓農民工選擇騎摩返城
作為連接珠三角與大西南的交通要道,每年春運期間都有近40萬的“摩托大軍”過境廣西梧州市。去年底,南廣、貴廣高鐵開通,在廣州與南寧之間每天17對動車經過。然而,據(jù)統(tǒng)計,2015年春運期間過境梧州的“摩托大軍”數(shù)量與2014年相比雖有下降,仍達到30多萬輛次。為什么高鐵開通對減少“摩托大軍”的影響不及預計?
韋先文是廣西桂平人,在廣東佛山一家電子廠打工。他連續(xù)多年騎摩托車回家過年。他說,本來今年打算坐高鐵回家過年,無奈自己文化水平不高,平時上網(wǎng)少,沒有搶到高鐵票。
廣西柳州的羅定國,在廣東東莞打工15年,算是“摩托大軍”中的老手,他認為騎摩托車回家不僅是習慣,而且更方便。他說,高鐵票價雖然不高,但一方面票難買,返程時間受買票車次制約;另一方面高鐵只通到市里,到家還要換乘多次交通工具,騎摩托還方便春節(jié)期間走親訪友。
經濟實惠也是許多人加入“摩托大軍”的重要原因。在廣東小欖打工的廣西貴港市平南縣人鐘小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每年返鄉(xiāng)按單程500公里計算,假如選擇乘坐客車返鄉(xiāng),夫妻兩人來回車票1200元,一旦車輛不準點還需要住宿,這樣春運來回的費用接近1500元。而選擇駕乘摩托車返鄉(xiāng)來回僅需燃油20升,大約120元,朝發(fā)夕至不用住宿,而且免過橋費。夫妻倆騎摩托回家過年,能省1000多元,夠小孩一個學期的花銷。
來自廣西桂平市的王廣南是位“90后”,他與父輩圖省錢不一樣,他純粹是為享受駕車的體驗。這一次他也選擇駕駛摩托車從珠三角返鄉(xiāng),一群老鄉(xiāng)相約而行。坐騎價格多為7000至1萬元,車上裝了蜘蛛俠、彩燈等各種裝飾,車隊過處,時尚氣息撲面而來。
“返鄉(xiāng)‘摩托大軍’里,不再只是辛酸和無奈,也有愛好和享受。”在廣西梧州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子郁看來,這一群體正在發(fā)生著變化。
沿線飲食、醫(yī)療、車輛檢查各方接力服務
從珠三角出發(fā)一路向西,廣東肇慶境內的321國道、263省道、349省道,是來自廣西的務工人員和粵西山區(qū)務工人員返回珠三角務工的必經之路。今年廣東省總工會投入資金300多萬元,在廣東肇慶、韶關、河源、佛山等地設置服務驛站,為春節(jié)“摩托大軍”服務。年后從2015年2月24日(正月初六)至3月4日(正月十四)連續(xù)9天在“摩托大軍”途經道路設了15個大型服務站(春節(jié)前設8個,春節(jié)后設7個)。在“暖流行動”服務點里,熱茶、姜粥、醫(yī)療和車輛檢查等服務都是“標配”。
務工人員的行李也越來越輕便。穿上熒光防護衣,騎著女裝摩托車,載著家鄉(xiāng)特產,有的還帶上寵物,沒有大包小包的行李……
在“暖流行動”封開服務點采訪時,記者遇到正在休息的異地務工人員唐修金。他說,騎摩托車春節(jié)返鄉(xiāng)已有五六年,返鄉(xiāng)的路上變化不小:以前公路不是很平坦,現(xiàn)在一直到村里都是平坦的水泥路,“路平了,開車更安全!”
肇慶市德慶縣“暖流行動”服務點的汽車維修員蘇岳鵬告訴記者,這幾年“摩托大軍”里乘客不戴頭盔的情況少了,司機也會戴手套、護膝等防護,安全意識提高了。
唐修金說,明年春節(jié),他的返鄉(xiāng)經歷又將有所改變。他興奮地告訴記者,1998年到江門打工時每月工資200多元,現(xiàn)在每月工資4000多元,生活輕松了不少,“我和老婆都考了汽車駕駛證,明年打算租一輛汽車開回家。”
從2012年春運開始,中石油在福建開展“鐵騎返鄉(xiāng),溫暖回家路”活動,開放加油站供農民工免費加油。今年,中石油在福建、江西兩省提供免費油品、餐飲的加油站增至52座,騎摩托車返鄉(xiāng)的農民工還能免費領到包括一件交通反光背心、一副摩托護膝、一條御寒圍巾、一份30萬元交通意外險、一張愛心驛站地圖的大禮包。
騎摩返鄉(xiāng)是“剛需”,減少數(shù)量要“減流”和“分流”
廣東省四會市公安局綜合中隊中隊長李漢初認為,開摩托車返鄉(xiāng)是部分異地務工人員的“剛性需求”,因此高鐵等交通設施發(fā)展沒有使數(shù)量有明顯變化。
李子郁2008年開始參與組織梧州市春運服務工作,長期關注返鄉(xiāng)“摩托大軍”的服務、管理工作。李子郁說,盡管出行選擇越來越多,但“摩托大軍”將長期存在,這是因為一方面農村空心化現(xiàn)象嚴重,打工群體春節(jié)遷移現(xiàn)象仍然突出;另一方面春節(jié)出行難、高速堵、票難買等現(xiàn)象也將持續(xù)多年。
受惡劣天氣、道路通行條件、車輛安全狀況、駕駛技術、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等影響,“摩托大軍”仍存在一定交通安全隱患。李子郁建議,用工地、勞動力輸出地共同努力,聯(lián)合愛心企業(yè),多設愛心專列、大巴。同時,沿路的服務、管理要到位,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要完善。在用工地加強返鄉(xiāng)摩托的安全檢修工作。
專家指出,“摩托大軍”一定程度折射出我國區(qū)域經濟發(fā)展不平衡的問題。要減少“摩托大軍”數(shù)量,還需各方共同努力。也就是全社會合力共為,從源頭上實行“減流”和“分流”。“減流”是指減少春運出行需求,包括幫助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、讓農民能夠就近就業(yè)等,更重要的是在戶籍壁壘、資源配置、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,讓外來人員不再有“作客”和“漂泊”感。“分流”則主要在于增加鐵路、航空、公路、水道客運班次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