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〓 EQVVS 600|V4機械之魂
這款四缸復古機車的造型自帶“自由與力量”的視覺特質,搭載與國內閃600同宗同源的561cc的V4引擎,不過賬面參數與咱們國內的版本存在著一定細微差異:最大功率提升至51kW/10500rpm(69.3ps),峰值扭矩則降為53N·m/8000rpm(微調了1N·m),相較于傳統巡航車型,其動力曲線的爆發點更早,爆發力也更為強勁,運動屬性更為突出,這也符合它這充滿野性的造型設計。

相較于動力表現,EQVVS 600的造型設計更具競爭力。從側面觀察,車身前后端線條簡潔利落,設計重心刻意突出中間的四缸引擎;完全平放的V4引擎形成對稱的左右結構,裝飾性包圍殼也遵循對稱美學,細節處理較為精細,較好地傳遞出“自由與力量的野性”這一設計理念。
〓 RHINO 900丨征服全地形
接下來的這款三缸車型相信也是很多小伙伴非常關注的,畢竟這也算是QJMOTOR旗下的首款三缸車型了,而且還是一臺全地形的大排量ADV車型。別的先不說,單說大家都比較在意的動力部分:它搭載900cc三缸液冷發動機,可輸出88kW/10,000rpm(119.7ps)的最大功率與93N·m/8,000rpm的峰值扭矩,動力輸出線性且充沛,在中高轉速區間能展現出充足的牽引力與爆發力,無論是高速巡航還是越野爬坡場景,都能滿足基本使用需求。

至于造型層面,就如同它的名稱一樣,有“犀牛”的那股子蠻橫勁兒,高揚的頭顱、壯碩的心臟、翹起的排期、以及一雙“大腳丫”,再加上強化鋼管主梁與X-EXO副車架構成的堅固車架,不僅外觀上貼合“犀牛”的形象,也為復雜路況行駛提供了結構支撐。
〓 SRK450RS丨賽道王者
這款車型的造型設計與QJMOTOR以往賽系列差異化比較明顯,只能勉強跟賽421算個近親。尤其是它獨創的箭型整流罩與雙層側翼設計,不僅提升了視覺殺傷力,同時也讓他擁有了更強的破風控氣的實力,讓定風翼真正發揮它能“定風”的作用。

動力層面,搭載的450cc雙缸水冷發動機,最大功率35kW/9500rpm(47.6ps),峰值扭矩41N·m/8000rpm,看賬面數據感覺應該也是一個全新研發出來的版本,數據上跟賽450差別還蠻大的,全新的平臺配合緊湊的幾何車架設計,車輛在彎道切入時反應較為靈敏,車架剛性表現穩定,穩定性與可控性達到平衡狀態。這一特性得益于錢江多年來在各類賽事中積累的技術經驗,屬于“賽事級技術民用化”的合理轉化。
〓 SRK300R1都市賽道雙能
與SRK450同脈相承的300cc版本,整體造型設計上幾乎看不出來太大差別,只是在一些細節設計有一些細小的分別。

作為差別最大的動力平臺部分,盡管雙缸變單缸,變成了299cc的單缸引擎,不過因其高轉機的特性,最大功率能拉到24kW(32.6ps)最大扭矩也能干到27.5N·m,結合EFI電噴系統,可玩性還是蠻高的,而且它的整備質量僅僅只有144kg,搭配1360mm短軸距和785mm座高,不但好玩,更好上手。
〓 SRK300SA丨城市穿梭機
至于SRK300SA則是SRK300R1的街車版本了,而且是那種動力平臺和核心配置基本沒有什么改變的街車版本,所以整體產品定位延續了前者的設定。不過有一說一,街車化的造型設計還是挺有辨識度的,尤其是水靈靈的兩只“大眼睛”看著就挺有靈性的。而且作為街車版本,這套身體里面還有個小芯芯版本,從而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。

〓 SRK125J丨靈動通勤優選
作為SRK300SA平臺下的125cc衍生版本,這款小排量車型憑借“玩具感”的定位,更適合新手練手與日常休閑騎行。盡管排量較小,動力表現卻一點都不遜色:9500轉時可爆發11kW最大功率,而7000轉時即可觸發11.5N·m的峰值扭矩,配合EFI電噴系統,動力響應靈敏,兼顧低扭平順性與高轉爆發力,同時具備較好的燃油經濟性。

其實這個版本是主要面向的歐洲市場,走的是靈動親民的路線,不過估計這個版本在國內應該也能看到,畢竟它的各維度參數還是很香的,再加上它僅僅只有130kg的整備質量,搭配1360mm 短軸距與 785mm 低座高,讓它幾乎沒有任何上手難度的同時,還賦予其出色的操控靈活性,無論是穿行街頭還是玩樂游走,皆游刃有余。
〓 品牌實力硬核出圈
以上便是本次QJMOTOR參展新車的核心介紹。事實上,錢江本次參展的車型陣容頗為豐富,其中多數為此前已上市的車型,但這并不影響其展現中國制造的實力與影響力,向全球摩友傳遞來自“Made in China”的品牌力量。
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