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重慶 “33618” 現代制造業集群建設浪潮中,大足區錨定摩托車產業高端化、綠色化轉型突破口,交出亮眼成績單,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,全區摩托車產業規上產值實現翻倍增長,躋身渝西制造業集群重要增長極。
位于雙橋經開區的立可賽摩,是大足高端摩托制造的 “排頭兵”。今年以來,企業聚焦機車賽道,推出十余款輕量化越野車型,產品遠銷美國、日本等10余個國家,出口版圖持續拓寬。目前正在進行新能源換電摩托車產品持續技術攻堅,并于上月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換電越野摩托車。
重慶立可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林說:“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實現‘量質齊升’——出口銷量39350輛,同比增幅40%;產值2.27億元,同比增幅42%。從歐美成熟市場到東南亞、中亞新興市場,可靠品質與創新設計讓我們贏得海外客戶青睞,訂單量不斷突破歷史峰值。”
產銷兩旺的背后,也迎來“甜蜜的煩惱”:現有產能已難以跟上激增的市場需求。為此,立可賽摩將“產能釋放”作為核心目標,一方面新增生產流水線、對現有產線提檔升級,另一方面計劃投資建設二期廠房項目,重點提升高端車型產能。
重慶立可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林介紹:“我們企業現在新增和提檔升級的3條生產線,月底就能投產,預計今年四季度,單月產能能突破1萬輛,相比于改造前產能提升30%左右,今年肯定能實現產銷翻番的目標。”
立可賽摩的產能突破,正是大足摩托產業以“產能升級”推動集群發展的生動縮影。截至2025年三季度,全區15家整車生產企業均啟動生產線改造或擴能項目,164家零部件企業中85%完成生產設備更新。產業鏈協同升級下,今年前三個季度大足規上摩托車整車產值實現53.7的同比增長,高端車型占比從2024年的30%提升至今年的50%。按照規劃,到2027年全區摩托車年產能將突破800萬輛,產量達到500萬輛,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。
重慶雙橋經開區投資局副局長、大足區新能源智能網聯車產業專班常務副主任李春江介紹:“我們圍繞全市‘33618’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,加大汽摩產業幫扶力度。產業專班安排專人一對一服務企業,對企業的需求24小時響應,做到問題快解,實現服務速達。協助企業制定符合‘雙循環’新發展格局的戰略,力推‘渝車出海’。從資本、資質、政策、科技、人才、要素保障等方面為企業賦能。今年,雙橋經開區共為企業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1.29億元。就立可公司來說,他們公司上市規范工作持續推進,有望3年內實現上市。明年,二期項目將開工建設,項目建成后立可將再上新臺階,實現大發展。下一步,我們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。”

位于雙橋經開區的立可賽摩,是大足高端摩托制造的 “排頭兵”。今年以來,企業聚焦機車賽道,推出十余款輕量化越野車型,產品遠銷美國、日本等10余個國家,出口版圖持續拓寬。目前正在進行新能源換電摩托車產品持續技術攻堅,并于上月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換電越野摩托車。

重慶立可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林說:“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實現‘量質齊升’——出口銷量39350輛,同比增幅40%;產值2.27億元,同比增幅42%。從歐美成熟市場到東南亞、中亞新興市場,可靠品質與創新設計讓我們贏得海外客戶青睞,訂單量不斷突破歷史峰值。”

產銷兩旺的背后,也迎來“甜蜜的煩惱”:現有產能已難以跟上激增的市場需求。為此,立可賽摩將“產能釋放”作為核心目標,一方面新增生產流水線、對現有產線提檔升級,另一方面計劃投資建設二期廠房項目,重點提升高端車型產能。


立可賽摩的產能突破,正是大足摩托產業以“產能升級”推動集群發展的生動縮影。截至2025年三季度,全區15家整車生產企業均啟動生產線改造或擴能項目,164家零部件企業中85%完成生產設備更新。產業鏈協同升級下,今年前三個季度大足規上摩托車整車產值實現53.7的同比增長,高端車型占比從2024年的30%提升至今年的50%。按照規劃,到2027年全區摩托車年產能將突破800萬輛,產量達到500萬輛,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。

特別聲明: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不代表摩托車與配件的觀點或立場。本網站刊載的內容(原創除外),均在網上搜集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予以刪除。





